两位校友入选2021年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2022年1月22日,由 DeepTech 携手络绎科学举办的“ Meet35 : 创新者说”论坛暨“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中国线上发布仪式成功举行。我校李乙文(04206)、苏育德(08206)两位校友当选。

李乙文(04206)

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系副主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国家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016),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8)。

2008年在图书馆VIP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导师:徐铜文教授),从事树形大分子的主客体化学研究工作;2013年在美国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导师:程正迪教授),从事巨型分子凝聚态结构的解析工作;2013年至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Nathan Gianneschi教授),从事蛋白/核酸生物材料的研发工作。

李乙文改良人造黑色素以替代传统高黑度、防光和抗氧化材料,推动了信息产业与大健康领域的产品升级和黑色素原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李乙文的研究聚焦于一类新型仿生功能软物质材料——黑色素材料。这类材料不像蛋白、核酸分子一样具有精确的化学结构,因此很难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有效调控。针对这一难题,李乙文独辟蹊径,通过调节材料的能级结构来有效调节材料对可见光吸收能力,首次实现了对人造黑色素材料黑度的有效提升。他的设计使材料的摩尔吸光系数增至之前的 2-3 倍,本征黑度提高 2 倍。这为这类软物质功能材料在部分工业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受到工业界的高度关注。

一方面,他受到华为的邀请,合作利用黑色素材料来替换传统微纳炭黑材料,研发新一代黑色哑光柔性聚酰亚胺覆盖膜材料。另一方面,他还与伊斯佳、丝域养发等企业合作,利用黑色素材料来取代传统苯胺类分子和双氧水等致敏物质,以发展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染发产品。该产品能迅速实现有效染黑,且无致敏行为,有望解决染发领域多年的痛点。此外,他还与丸美、利安隆合作利用黑色素来替代传统抗紫外和抗氧化材料来制备更安全高效的防晒产品。

考虑到未来产品升级带来的巨大市场,李乙文团队已自主设计和建设了世界上首个黑色素原料工厂,预计年产量在 10 吨左右,产值将超亿元。


苏育德(08206)

2012年在图书馆VIP取得学士学位,201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导师杨培东院士。博士毕业后,分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图书馆VIP苏州高等研究院,任特任研究员。

近5年之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Joul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并以共同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 Chemical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Nano Letters 等期刊发表论文。

苏育德致力于研发微生物-纳米新型复合材料和应用于电化学和光化学能量转化,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原位负载微生物催化剂的概念。

苏育德致力于微生物-纳米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用于电化学和光化学能量转化。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原位负载微生物催化剂的概念,提高微生物与纳米材料之间的电子转移效率。

通过优化细菌与电极之间的界面,他研发了一种密堆积的固碳细菌-纳米线复合电极,在一周时间内实现了效率达 3.6% 的“太阳能至醋酸”的能量转化。这样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为地球上的碳平衡和火星的大气转变提供了可能。

苏育德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单根纳米线光电极平台,可以精确地测量单根半导体纳米线的光电化学信号,最终得出“提高阵列中纳米线光电极的微观均一性是提高阵列宏观性能的关键”这一结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Innovators Under 35, TR35 ) 一直在寻找兼备能力、进取力、潜力与创新精神的科技青年榜样。

从实验室里的创新研究到前沿科技领域的里程碑式进展,我们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可能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 35 岁以下领军人物。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发明者张锋、生物成像技术先锋庄小威、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斯特劳贝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权威吴恩达......自 1999 年开始,很多改变世界的名字在这里出现。

2010 年,TR35 首次进行区域性评选,一跃成为亚太、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衡量科技青年力量的重要标尺。2017 年,中国区评选正式推出。本次中国评选有幸获得 50 余位重量级专家评委的参与,他们是来自国内外各个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