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2年12月30日凌晨发射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已于2003年元月5日晚上7时多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顺利回收。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伴随着遨游太空的“神舟”四号飞船顺利归来,我校58级校友、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我国光电和航天遥感技术专家龚惠兴院士回到母校,于元月6日下午喜悦地为我校师生作《中国航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的学术报告。
龚惠兴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技术研究,擅长航天遥感技术,完成了我国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遥感仪器,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装置等空间科学仪器以及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遥感仪器的研制,是我国在航天遥感和空间科学实验两个方面杰出专家。90年代初出任我国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首任总设计师,对推动我国空间对地观测及空间实验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航天工程作为20世纪人类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突出标志。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射了4100次卫星,飞船上天达220次,先后有400多名宇航员、800多人次登上太空。不过,可惜的是,我国还从来没有人上过太空。我国“神舟”号飞船前4次实验的成功,为90年代初就确定的国人“飞天”计划作了充分的准备,龚院士预计年内我国将实现载人航天。
龚院士着重向大家介绍了我国空间卫星发射的历史发展、种类和技术现状,并与国外相关领域做了细致的比较,他指出我们虽然与国外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的起点高,进度快,创新性很强,取得的成绩仍是令人振奋的。飞船整体水平与1987年苏联的“俄罗斯联盟号”差不多,完全可以胜任载人上天。他向大家介绍了我国的航天计划“三步走”的战略: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实验站。空间实验室和空间实验站将是中国人今后要着力解决的“难题”。再之后就是以登月为首的深空探测。
“飞天”的目的地何在?目前,国内外科学家普遍瞄准的就是月球和火星。探测火星难度较大,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做到。而探测月球则是中国人心中古老的梦,实现的时间将不再遥远。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载人飞船的月球探测发射共有107次。月球已经成为公海和南极之后各国争夺的焦点,龚院士满怀信心的说:“我们是决不会在这一未来的空间竞争中落败的”。
在报告会上,龚院士指出,当前我国应用学科的发展应面向国家重点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多学科交叉和大科研团队的凝聚及有效运作是承担和完成国家需求的大工程项目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应用学科的长远的发展。
龚院士的报告把专业描述和科普介绍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介绍的我国航天领域最新发展的消息使所有听讲的人都振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