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校友团回国访问追记
● 冰糖 ●
转眼又到26日了。上个月26日,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代表团在上海聚集,开始了八天的回国访问。我有幸参与了联络和陪同的全过程,与校友团15位充满生气的成员一起经历这紧张愉快的八天。这八天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感受。鉴于校友团陶建辉已经把八天访问中的大事很详细的写了公开报道,我就只记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1)到张江
仲夏的一场雨终于把闷热带到上海,皮肤上总是粘乎乎的。电扇的微风一阵阵轻拂而来,我的思绪也一阵阵袭来,难以入睡。明天,2000年6月26日,我就要到浦东张江迎接校友代表团了。一个个早已熟悉的名字在脑子里又一遍闪过:邓刚、高扬、李斌、李晓林、刘冬子、刘险峰、刘蕻、潘江、舒其望、汤晓鸥、陶建辉、陶荣甲、谢心澄、章定、朱慧珑。15位成员中我唯一见过晓鸥,其余的我虽然早在伊妹儿中相识,但从未会面,他们是什么样的呢?
校友基金会组团回国访问的计划早在4月份就正式提出了,为此,国内和国外分别忙碌了两个多月,我和基金会管委会的主要成员互通了无数电子信件。现在,一切就绪,时间终于到了。
26日下午3:55,我顶着骄阳满头大汗的赶到张江软件园招待所,与金大胜副校长会合。应校友团的要求,学校委派他担任全程陪同。科大创新公司的陆晓明总经理已经等候在招待所大厅,同时来的还有张江科大研发中心的翁恒伟老师,他负责安排校友团在上海活动的后勤工作。
在总台登好记,看到前一个是陶建辉,他是3:05到的。刘险峰、朱慧珑、李斌、邓刚、刘冬子都已经乘坐国际航班于24、25日到达浦东张江,比我这个迎接他们的人还到得早。我迫不及待的记下他们各自的房号,准备会见这些“伊妹儿中人”了。
(2)冬子
冬子是我看见的第一位代表团校友。
从筹办第一届爱心奖学金开始,我就和他有了联系。冬子是校友基金会的第一任主席,至今已连任三届秘书长。他对学校的感情、以及他的管理能力和文才可想而知。校友基金会给第一届获奖同学的一封贺信出自冬子的笔端,基金会的很多文章也是他写的。不同一般的词语和思想使我很佩服,我想象冬子是一个校友中大哥样的人物,很高大。
门开了。一位个子不大的小伙子站在我面前,圆圆的脸,剃着平头,眼镜片后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透着斯文。他的衣着非常普通:深色T恤和西装短裤,脚上套着一双厚厚的旅游鞋。我很惊奇,这就是那位据说管理基金会非常严格的秘书长?他低沉的声音、缓慢的语调似乎和他的年龄不相称,他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激情也实在难以在这里找到影子。
冬子是近代物理系85级的学生,在89年提前毕业,考CUSPEA赴美留学,获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其后又在两所著名大学做博士后。这次他有三个演讲,领域分别涉及社会活动、设计自动化和纳米技术。从演讲的题目看,他的目光穿透纯技术越射到技术革命的前景。他是美国Innoveda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现在和另一位校友一起创办了一个新的公司,任总裁。我的印象中这个新公司创建思想的形成正是受我校海外校友成功运作基金会的启发。
我听着冬子和金大胜副书记的对话,忽然觉得冬子的外形似乎很面熟,可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第二天,猛然想到日本电视动画片中“聪明的一休”,对,就是他!难怪冬子的小脑袋这么聪明!我在考虑爱心赞助奖时的一个欠缺,他立刻就挑出毛病,当时我和鹿明就叹服冬子的小脑瓜真不得了。
在八天的访问中,冬子始终是代表团的灵魂人物之一,显得很成熟,当然有时也有点偏激,特别是为科大的前途担忧时。他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全球科大人共建科大。并且建议在张江设立“科大海外校友创业基地”。这些都得到周光召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冬子为校友基金会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还随身带着给周光召、白春礼等领导的“基金会顾问”木质聘牌。顺便说一句,聘牌设计和制作得十分精致大气,很符合双方身份。
7月4日下午,代表团驱车前往华为北京研究所,冬子在外专楼门前送我们上汽车后将提前飞往深圳。汽车徐徐启动,我透过车窗玻璃,目送小冬子正拖着大箱子上出租车,一种敬意油然而生:他用这还不够宽厚坚实的肩膀,力图负起的是怎样一副重担、一份责任!
(3)晓林
李晓林是基金会今年主席,当仁不让也是这次校友团的团长。可是他却是到达国内最后的一个,姗姗来迟。当我们已经坐在一起享受张江的第一顿晚餐时,他的飞机大概还没有飞临中国大陆。
晚上九点多,冬子打来电话说晓林到了,马上要来拜会我。我立刻走出房间,在走廊上就遇到了他们。晓林比冬子爱笑,兴奋的和我握手。他标准的身材,脸色白净,谈吐机敏,一副标准的科大学生模样。大概是多年咨询业务的锻炼,晓林的口才很好,而且很有讲话艺术,特别是他常常会甜甜一笑以轻松气氛,然后趁你高兴而不设防时贯彻他的严肃意图。//hehe
晓林实在是一个福帅。基金会在他担任主席时正值财运旺盛,令96年的穷主席冬子羡慕不已。基金会在今年颁发了第一、第二届“爱心奖学金”,又在今年派出了第一个回国访问的代表团,取得巨大成功。可说是晓林“政绩显著”。而更使人惊奇的是他居然在合肥访问期间度过他的生日。万里迢迢,撇下太太,只身飞到丈人家来过生日,恐怕古今中外也绝无仅有的了。
28日晚他的岳父岳母双双亲临合肥机场接他,把他直接带到家里去享受团长特权。代表团离开合肥时岳父母又双双前往机场送行。简直把校友们看得忿忿不平!嘿,晓林,你若是记得用一星半点生日蛋糕给我们塞塞牙缝,也不至于把大家酸得牙痒痒的了。
晓林最风光的是在上海周宇鹏副市长会见代表团时。当时我们先到达贵宾厅,金大胜副校长出于职业习惯,当仁不让的坐到中间的主宾位置上。不知哪位明眼人发现不对劲,婉转的告诉金应以代表团为主。金大悟起身,于是,晓林众望所归的被推到主宾席。在7月2日代表团与北京资深校友在郭沫若故居座谈时,晓林也作为主宾与年过六十的颜书记并排坐在上首。想当年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郭老在这里会见贵宾时,有几人能坐这个位子?呵呵,诸位要是看到照片,晓林主席那个潇洒劲儿准会使海外校友顿时挺起胸来,精神倍增的。
晓林的演讲也非常精彩,看得出是做了认真的准备。而当他神采奕奕的在商学院演讲时,他的岳父也正在教师座谈会上慷慨激昂的发言呢!
工作效率高可能是事业有成的保证,在美国尤其如此。校友团参观张江后,一个发动海外校友集资的计划逐步形成,该计划是通过风险投资在科大张江研发中心开创海外校友在国内的事业。在北京,晓林不断利用坐车和塞车的时机与远在昆明的李斌商量,计划就这样具体化了。7月4日晚,在代表团的最后一个时段,晓林与科大创新公司总经理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4)陶建辉
陶建辉是今年才进入基金会管委会的,可是天生的活动能力立即使他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据说这次基金会组团回国访问的计划就是他提出的。晓林曾经在伊妹儿里和我说过:陶建辉非常能干。果然不错,代表团的组成以及联络事务主要都由陶出手,我和他通了无数伊妹儿,他还打来过若干次越洋电话。为代表团访问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一直奇怪他怎么那么空闲。原来,他做事麻利,3COM公司派给他的业务他每天只要2小时就做完了(也许这里有自吹的嫌疑,xixi)。为此他打算跳槽,而我要是他的上司,一定要审视他的工作量,再大大的派他点活。
见到陶建辉很令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这个结结实实的小胖子就是他?我以为只有象我这样不会动脑子的人才可能长胖,陶建辉那么精干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只有当仔细辩听他的声音,才可以和来自芝加哥电话里的人联系起来,而他那特有的笑声证实眼前这个陶建辉不是冒名顶替的。
陶建辉精力过人,热心社会活动。他是芝加哥科大校友会主席,还是旅美中国工程师协会专业活动委员会主席。这次代表团在上海和北京的某些重要活动就是他利用各种关系联系成功的,无疑大大给校友团的访问锦上添花。
听说有一类人是B型性格,他们外向开朗,精力充沛,情绪活跃,善于交友。陶建辉就是这类人中的典型,他能让一粒火星子燃起熊熊大火,能让冰山渗出糖水。他如果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估计能把恐龙蛋激活,琥珀中的昆虫复生。他很能感染他人的情绪,他兴高采烈的说话和爽朗的笑声能使整个车厢升温。
他很直率的承认当初经常逃课,邓国华老师在宿舍楼下责问他们“不象话”的吼声他恐怕一辈子都忘不了。以致这次5系的全体老教授热情欢迎陶荣甲、高扬和他,使他在感动之余,不好意思的主动交代了当年的逃课劣迹。
尽管如此,陶建辉仍然是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本科毕业那年曾获得亿利达实验科学奖学金,该奖的地位在当时我校奖学金中属于第三。他在高中以全校第一名考取科大,而现在第一、第二名都朝清华、北大蜂拥而去。为此他愤愤不平,这次回国后,首先就到他的中学去游说一番,还准备出资刺激尖子生报考科大。
陶建辉无疑是高智商的,但是他的智商决不单单用在念书上。他坦言在学生时代私下办过多次电脑班,以此挣的钱用来到处旅游、坐飞机,这在当年还是十分奢侈的享受,尤其在学生中间。在访问期间,陶建辉的思想活跃和公关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到一地,都有他的演讲,都是他最忙,他也都有和当地开发区合作创办公司的设想。
他的太太毕业于我校12系,他们家的周末聚会通常就是一次校友会活动。听说今年10月陶建辉就将要做爸爸了。预祝宝宝熊也象他的爸爸那样可爱活泼,受人欢迎。然而,那时陶建辉究竟是忙于逗宝宝熊呢,还是继续当他那社会活动家?
(5)群星璀璨
呵呵,已经重点介绍三位了。基金会的成员们也许通过网络早已熟悉他们的名字,甚至成为心友,但是却未必见过他们本人。这15位校友互相间也大多未曾谋面。6月26日傍晚我们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招待所门厅集合,这个时刻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把姓名和容貌一一结合起来,对我们大家都充满好奇和惊喜:“噢,你是XXX啊!”我赶快声明记性不好,没准明天就张冠李戴了!但我竟然很快就都记得了,真是奇怪!
李斌和高扬个子都很高,他们俩站在一起,活象走下银屏的刑警队长和他的搭档,前者在笑容下有一股威武气概,后者则透露着随意和机灵。李斌84年毕业于4系,85年CUSPEA赴美攻读数学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在著名的COURANT数学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他先后进入华尔街和瑞士银行,在金融、证券、投资和交易方面都有突出的业绩,现在是一家网上金融业新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李斌将在建设科大张江研发中心的计划中起重要作用。
李斌在29日的主报告会上作了《华尔街的奋斗》的演讲,他侃侃而谈,以轻松的口吻风趣的叙述自己面对强手如林的奋斗史。它真可以拍成电视剧,而如果我是导演,我一定会找一个外形和他完全不同的人来扮演李斌:戴着金丝边眼镜、交织着博士的书卷气和金融家的精明、文质彬彬。真是“人不可貌相”,我这样的“演员观”已经陷入表面程式化的泥潭了。
高扬在美国改学计算机,先后在多家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现在他也有自己的公司。高扬对民营企业、国际经济环境和商学院的办学地点十分关心,在与各级领导的座谈中多次提出这些问题。
高扬在代表团里的搭档其实是邓刚,也许因为都在硅谷从事计算机工作,两人经常行动一致。说到邓刚,一米八八的个子(抱歉,也许记错了,只是感觉),当仁不让是代表团第一帅哥。看着他你可以想象他的儿时模样,一定不亚于任何一个可爱的广告儿童。我和他戏言,在学校时一定有很多美眉追他吧?他笑着说,可惜计算机系的美眉太少。邓刚父籍广西,但是他本人却不象,汉语在他的舌间蹦出来是如此艰难,好象绕迷宫似的,以致我们初时都以为他是正宗福建人。不知怎的,韦钰副部长以她的锐利眼光一下子发现了这个广西老乡,高兴的和邓刚单独合影留念。
第一个从美国直接到达上海的是刘险峰。这也是一位数理精深的金融界新秀。他90年毕业于地球物理专业,却在哈佛拿到应用数学硕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纽约摩根银行和花旗银行的高级咨询。他走完代表团访问的三个城市,在几次座谈中他的见解经常使人耳目一新,而这也许仅仅用了他咨询本领的一点点皮毛。他非常关心科大的网络出口,不失时机的追问韦钰和学校的几位领导。他也多次提出科大的教授要向全球公开招聘,我很希望哪一天这位哈佛的数理博士能出现在科大的“群星讲坛”上。
潘江,似乎是静悄悄来、静悄悄走的,并不引人注目。这位电子系科班出身的校友到美国后攻读了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从此在一些跨国大公司从事市场和投资的分析研究。我对他的感觉是头脑冷静,比较稳健。他是科大子弟,但在科大的三天中,他仅回家两次,累计2小时,他的精力完全放到了代表团的公务上。他在商学院介绍了美国MBA教育的概况,可惜因时间关系,他准备的《风险投资》没能细讲。
谢心澄、章定和朱慧珑三位校友都82年毕业,分别是4系、1系和2系的。朱慧珑入学时在3系,因过敏体质转到2系,但是他这次还是在化学院演讲,大概他的纳米研究处于化物交叉,物理系和化学院都对他的课题感兴趣。朱慧珑在上海张江开发区的演讲很精彩,领带衬衫、戴着眼睛,略发胖的体型,拿一根银光闪闪的教鞭,气度非凡。若告诉你这是诺贝尔奖得主,你也准相信。他的演讲很生动,在投影仪前挥舞着教鞭,不断的走来走去,表情丰富,能牢牢抓住听众。可是却苦了我这个初级摄影师,好不容易等到最佳位置,快门还没有下去,他倒又已经移位了。我为了拍下这位最酷的Intel高级工程师的风姿,花费了N多胶卷。朱慧珑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很耐听。代表团在北京的三天他住在家里,但是每天总是准时在集合地点等我们。看得出,他是个很严谨的人。
我最后要提到的是五位美国大学的教授了。他们是:谢心澄、章定、刘蕻、舒其望和陶荣甲。还有一位汤晓鸥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他临时因故未能成行。刘、舒和陶仅参加了合肥的活动,我接触不多。谢心澄给人的印象有些随意,不象一般教授那么严肃矜持。章定则是一副典型的学者模样,斯斯文文的。他有儿女各一,6月26日正是他宝贝女儿一周岁生日,为此他特地打电话向我请假一个晚上。我有幸参加了他的一次私人宴会,看到他家小兄妹的一厚叠照片,真是调皮可爱极了。
(6)车厢
看见我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奇怪,怎么扯上车厢了?呵呵,且听我道其缘由。
校友团虽然是集体活动,但是每到一地,大家都各住单间。白天安排的活动非常紧张,晚上还经常有座谈会及零星活动,连宴席上也抓紧机会谈工作,所以非但全团的集中交流不多,甚至在科大都没有来得及照一张全团合影留念。大多数代表没有去认识一下西区新校园和那壮观的大门。大家唯一可以轻松的聚在一起说笑的场合只有在中巴车里。在北京的三天,由于互相相处已熟,北京地大路远,又经常塞车,一坐车就得一个小时以上,于是车厢就成了最热闹的聚会地方。
陶建辉差不多总是车厢聚会的中心。他的兴致永远是那么高,永远那么健谈、爱笑。他常常主动介绍他学生时代的不凡事迹,诸如他放着半价火车不坐却乘飞机回家,多次在科大和家乡办计算机班挣钱,五笔字型输入法自己不会居然敢教人家,好象还有一些校园趣事之类的,等等等等。逃课睡懒觉那样很普通的事发生在他的身上也变成有趣的了。他对中国教育、科大前途、创业机会等等大事也常有高论,尽管每天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矛盾。他的话题总会形成热门,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呵呵,他真是瞌睡虫的克星。他的话经常把大家佩服得一楞一楞的。可是陶建辉也有克星,克星通常是刘险峰和朱慧珑,当冰糖还十分敬仰的听着陶建辉说话时,他们就已捕捉到话里的毛病了。于是冰糖恍然大悟,大家也立刻呼应起来向陶建辉进攻。而陶建辉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优点:恼羞不成怒,其实是恼都不恼,辩解不过就哈哈大笑了事。
在我们参观华为北京研究所的路上,陶建辉和对方用手机联络,对方顺便客气的请大家吃晚饭,陶建辉立刻慷慨笑纳,又引得大家乐了一阵。为了表示对陶建辉的敬意,我们主动给他提供了一次付饭钱的机会。
当然,车厢里也不尽然是说笑的,有些重大问题也在车厢热烈讨论后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比如海外校友与在校生的联系、全球科大人共建科大、校友会怎样参加浦东开发、基金会可以承担的义务,等等。关于海外校友在张江投资公司的筹备办法以及公司的注册名字也在车厢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从中关村开发园区回来时,《光明日报》生活版的一位女记者搭我们的中巴回来,她认为校友团中国之行没什么新闻点,不准备采写报道。大家立刻七嘴八舌的向她宣传起来。朱慧珑本来是要回家的,这下子和记者耗上了劲,用他那《茶馆》掌柜似的京腔把女记者一直卷到我们的驻地,接受冬子等多人的再教育。最后,那位女记者终于改变了主意,记下了一大把资料。(呵呵,有谁知道她到底写了没有?)
(7)后记
教育部韦钰副部长说,以海外校友会组织大规模、全自费的代表团回国访问,她接待的还是第一次。她和白春礼副院长对科大学生的优秀素质均大加赞赏,尽管他们都不是科大毕业的。
我在八天中,也时时感受到从这15位校友身上折射出科大学生所特有的高品质。他们是很普通的科大人,但是他们却在平凡的谈笑中反映出卓越的潜质。他们在美国不但完成了学业,而且深入到美国经济社会的多领域多方位,接受先进的管理思想观念和思考方法,成为能驾驭现代发达社会的高层次人才。
更使我感动的是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母校的一片赤诚和实际行动。他们为科大的再次崛起做了很多很多,还准备做更多。没有任何人指令他们。他们心甘情愿的为母校付出,他们有心把在美国创业的成功经验带回中国。
八天过去了。在为这八天而做各种准备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事就是海外校友团,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这次访问。我的学生处的本职工作反而成了见缝插针的副业。
八天过去了。我要感谢很多老师:为校友团访问而不辞劳苦的校办路爱民和公关科、外办杨杰主任、积极配合和协调的各院系、各部门和后勤中心;感谢我们学生处的其他老师,特别是鹿明处长,他们为使我专心接待好校友而主动分担了我的部分工作;感谢为协调代表团在北京和上海的活动而汗湿衣衫的洪天华和翁恒伟。当然,汤洪高书记和朱清时校长对校友团的重视是访问成功的根本保证,但是冰糖只能对他们说:我完成任务了。
八天过去了。当我送走了陶建辉、送走了刘险峰、送走了邓刚、最后送走了李晓林,我感到心一下子空了。
你们尚未洗尽旅途的风尘,就又踌躇满志的踏上了归程。你们没有阅尽科大的景色,但是你们胸中装着整个学校。你们没有游玩京沪,但是你们今后的岁月将会气吞祖国山河。
科大期待着你们再次归来,让我们相约明春!
写于2000年7月25-28日
转眼又到26日了。上个月26日,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代表团在上海聚集,开始了八天的回国访问。我有幸参与了联络和陪同的全过程,与校友团15位充满生气的成员一起经历这紧张愉快的八天。这八天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感受,原来计划事后要马上写个《小记》或者《花絮》的,谁知合肥7月的酷暑毫不留情,天天高温。在烘箱般的顶楼办公室里,计算机和打印机也老是闹别扭,好不容易把周光召等三位领导人的讲话记录整理完毕,又对付着写了篇报道交差,冰糖就匆匆逃离蒸笼。
正好,集资两年的168套科大3D教授楼终于竣工,我家13日拿到钥匙,开始张罗装修。于是,花絮或者小记就更挤不进来了。
可是,心里总觉得象欠了债似的。而且,再不用文字把这八天固化下来,没准哪天一犯老年痴呆症,连谁是谁都糊涂了。
现在,把心里还记得的一些小事胡乱记录下来,只好委屈读者将就着看了。鉴于校友团陶建辉已经把八天访问中的大事很详细的写了公开报道,我就只记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